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东海县、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各地《规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着力将东海县建成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长三角硅材料产业基地、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将赣榆区建成江苏北部临港工业基地、海州湾美丽宜居城市,将灌云县建成江苏绿色食品名城、沿海现代化工业港城、苏北生态宜居山水城市,将灌南县建成江苏沿海新兴制造业基地、灌河流域美丽宜居城市。
今天 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下 《东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绘制的未来蓝图 看一看 2035年的东海县
《东海县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着力将东海县建成 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 长三角硅材料产业基地 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规划作用
《规划》是建设“强富美高”新东海,保障高质量发展、塑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水平治理的空间政策,是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在摸清国土空间家底、落实传导省市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划定并启用了三区三线,研判东海县战略目标与定位,谋划全域发展蓝图,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完善交通、市政等要素支撑体系,科学指引东海县建成江苏省绿色高质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将创新发展变成主要动力,在苏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摸清国土空间家底
根据国土空间双评价和风险评估结果,东海县生态保护极重要占比较小,不存在生态极脆弱区,存在少量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于坡度较大的西部丘陵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区占比较大,城镇建设适宜区占比较大。
2.落实传导省市核心指标
分解落实耕地、人口指标、建设用地指标,完成各项管控指标落地上图。至2035年东海县规划常住人口108万人-1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6%,城镇人口规模达到83.6万人。
3.落实“三区三线”成果
到2035年,东海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2.535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6.6751万亩(含易地代保任务1.00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731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4653倍。
4.谋划全域发展蓝图
规划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四重点、多节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一心为中心城区,两带为山水特质的山水休闲带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带,三区为西部低山丘陵生态区、中部残丘缓坡城镇区、东部湖荡平原农业区,四重点为四个重点镇,多节点为其他特色镇和一般镇。
规划形成“1个中心城区、4个重点镇、4个特色镇、9个一般镇”的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同时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和矿产能源发展区六个一级分区。落实城市发展与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5.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引导全县农村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集聚,至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能够达到52万人。按照“北拓、东进、南延、西控、中优””的总体思路,构建“一湖两轴,三区四城”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6.完善要素支撑体系
加快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形成连淮扬镇铁路和连徐高铁构成T字型高快速铁路网,构建“一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及“三环多射、八横八纵”骨架公路网络。依托大型绿化带、开敞空间、交通干线等预留重大管线廊道,优化落实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 供热、环卫等重大设施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