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东海城事] 建果树基地可领千万补贴?东海一老农遇到两名“贵人”后被骗终生积蓄!

2022-4-19 09:41:45 8909 0

[复制链接]
常务管理员 发表于 2022-4-19 09:41:45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连云港

常务管理员 本帖作者

2022-4-19 09:41:45

“我现在只想挽回我的损失,以后安安稳稳过日子……”平凡普通的老农周某突遇“贵人”,有望获得“千万补贴”,立即心动并行动,然而不仅没能梦想成真,还被骗走所有积蓄。


突遇“贵人”,承诺千万农业补贴
src=http://pic4.zhimg.com/v2-fc7c0bcde829bdffd9cd698c7173334f_b.jpg&refer=http.jpg

2015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周某遇到这样一个“机遇”——经许某介绍,他认识了两位“贵人”——来自北京某影视公司的陈某、付某。二人自称有关系,可以以建设果树基地为由获取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的农业补贴。一听能拿到这么多钱,周某心动了。在陈、付二人再三承诺能够获得农业补贴的前提下,周某将心动变成了行动,果断与其谈起了合作。


贪心一搏,黄粱之上终究是梦

合作过程中,周某与陈、付二人签订了两份协议。两份协议中都约定了由陈、付二人负责邀请主管部门领导、特型演员到果树基地进行宣传推广,所需费用及所履行手续由周某负责。协议签订之后,周某开始流转土地并分别给陈某、付某汇款20万元用于购买果树苗木和宣传推广

在周某看来,现在的小小付出能够换来高达上千万的农业补贴,值得!然而,事情并未按周某所想的那样顺利推进。果树苗栽种之后,陈、付二人除了带来一位据介绍是主管部门某处室负责人来考察、几位“演员”到果树基地拍段视频外再无其他行动。在再三催促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周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选择报警处理。


互相推责,究竟谁是组局之人

承办检察官在审查卷宗时发现,陈、付二人的供述反反复复且互相推责,都不承认曾承诺给周某办成农业补贴的相关事实。陈某称是付某答应帮忙找关系说能办成农业补贴的,自己只是介绍他们认识和负责联系果树苗的采购。而付某则称是陈某承诺可以让周某获得农业补贴并找来自己给周某的果树基地宣传造势、引起领导重视的。此外,付某曾在几次谈话中承认过诈骗行为,并进行过详细供述,但其随后又翻供,称自己之前承认只是为了尽快办理取保候审。如此前后不一的供述更是让案件陷入谜团,究竟谁才是周某被诈骗的组局之人?


抽丝剥茧,法网之下漏鱼难溜

审查起诉阶段,陈、付二人不仅否认自己的诈骗行为,还互相开脱,称对方没有当自己面承诺过为周某获得农业补贴,案件办理推进困难。检察官沉心精研卷宗,经过抽丝剥茧、重新理顺在案证据发现,即使陈、付二人不认罪,也能认定其行为构成诈骗罪。首先,周某是基于陈、付二人“人脉宽广、认识领导、能搞定农业补贴”的谎言才与陈、付二人签订的协议,该协议只是陈、付二人行骗的幌子。且协议本身也根本不可能履行,毕竟陈、付二人不认识相关领导,更无能力邀请领导参与果树基地的宣传推广;其次,陈、付二人虚构随行人员身份、谎称给予演员高额报酬、将普通树苗称作“红宝石”树苗等一系列欺骗行为已经查证属实;第三,无论是周某还是陈、付二人均有证人可以证明陈、付二人确实承诺过可以帮助获取农业补贴,其证言能够与周某的陈述互相印证。由此可见,陈、付二人明显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周某参与合作的,其行为环环相扣只为让周某主动转钱。

因此,东海县人民检察院于2021年9月30日以陈某、付某构成诈骗罪提起诉讼,经法院判决,两人最终得到法律的惩罚。


检察官提醒:财富积累无捷径,无论何种类型的财政补贴,均需经由正规渠道申请、通过严格程序审核获得。凡是承诺能让人一夜暴富者都别有用心,轻易相信只会落入圈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