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东海城事] 东海这个村,每天30万斤新鲜西红柿出村进城!

2022-1-26 17:23:08 22756 0

[复制链接]
常务管理员 发表于 2022-1-26 17:23:08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连云港

常务管理员 本帖作者

2022-1-26 17:23:08

“4块钱一斤,如何?”

“不行,刚才有人出4块2我都没卖。”

“你的果子不大,最多出4块3,你考虑一下!”

凌晨4时许,当很多人还在梦乡之中,桃林镇北芹村蔬菜交易市场内却灯火通明,前来卖西红柿的村民排成了4排,谈果议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640.webp.jpg
    “好吧。”约1分钟,村民吴训便将车上载的8箱西红柿搬下车。“一共336斤,1444块8毛钱。”助农销售的经纪人王风波过完秤后,掏出手机将货款通过手机微信转了过去。操作完毕后,王风波又立刻走到其他村民的车前。“光这一个大棚西红柿就卖了十七八万,这个果子已经卖到后期了。”收完款后,吴训对记者说,“今年种2个大棚,亩产达8000斤左右,另一个棚的果子再过2天也可以采收了,现在单种植西红柿一年的收入就能顶过去好几年。” 640.webp (1).jpg
      吴训是北芹村人。该村共有690户,总人口2697人,耕地面积4347亩。“我们这里属于岗岭地区,水源缺乏,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收入太低。”现年40岁的吴训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村在2008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目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村蔬菜种植面积由当初不到30亩突破到现在的4000亩,家家种植西红柿、西葫芦、丝瓜等蔬菜,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无粮”村,还带动周边南芹、顶湖、各庄等近10个村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被誉为“苏北小寿光”。 “现在我们只管把西红柿种好,怎么卖出去我们不愁。”吴训说。2009年,北芹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在5年时间先后投入800万元建成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钢结构蔬菜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五个统一”,500多户村民成为合作社会员。 640.webp (2).jpg
     为提升村民科学种植水平,合作社还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等,每年举办蔬菜病虫害管理培训班20多期,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30多种。“可以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科技种植能手。”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文成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大力兴建沼气池,利用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对外叫响生态农业品牌。”凭借品种、品质保障,2018年,该合作社生产的“北芹口”西红柿获评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我凌晨3点就赶到这里,晚了就买不到货了。”从事蔬菜批发的宿迁商户顾寿军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对村民运送过来的西红柿出价,“这里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不仅交易费用低,而且西红柿果型好、颜色亮、硬度强,市场上很好卖。”市场内,一辆辆悬挂外地牌照的货车早早地开进场地等候,村民们不时将一筐筐红彤彤的西红柿搬下车。“今天收购2万多斤,装完车就走。”来自安徽的收购商马玉广说,“我在这基地买货已经有5年多了,现在是一天一趟。”“4点开秤,5点基本上村民的货就卖完了。”王文成说,“现在这里每天大约有30万斤新鲜的西红柿出村进城,远销到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大大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根据2021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运行监测结果,北芹村入选农业农村部推介的251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另外,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入选“2021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名单,在全国排名22位。在包装区,一天可收入120元的村民叶桂林正和几名村民将一个个西红柿分拣装入泡沫箱内,动作麻利又娴熟。“北芹基地蔬菜年交易量逾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万元,村集体收入150万元。”6时许,看着村民们完成交易后,王文成说,“蔬菜种植已成为北芹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