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华中科大学新闻学院一博士论文后记,后记里称感谢上帝,读完博士后,居然头发还在。此微博一经发出,得到不少网友的转发及评论,并引起社会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和报道。更有网友感慨道,珍爱秀发,远离博士吧!
然而,感慨头发还在仅是博士所能享受到的“专属权利”?难道头发脱落等病症的发生就不会在其他行业发生?据此,记者采访到了北京市章光101毛发研究院院长赵章光,赵院长表示,由于博士面临来自学术、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用脑过度等导致头发脱落是常有现象。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大,头发脱落现象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了一种”习惯“,比如IT行业、传媒行业、教师行业等,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城市脱发患者增加 工作生活压力大是主因
记者从网络搜集到的数据了解到,目前中国城市成年男性脱发患者已超过3成,且以每年15%速度增加,其中6成25岁前就出现脱发现象,最小的仅17岁。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长时间精神紧张、抑郁等,这些是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脱发的主要原因。其中男性更为明显。
赵院长说道,大多数男性患者属于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其特点是头发逐渐脱落,鬓部后退,前发缘升高,头顶部头发稀薄直至谢顶。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精神压力大,头部血液循环易出现障碍,使头发生存环境不佳引起脱发。此外,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调也是引起脱发的原因。
专家表示,脱发是可治疗的常见皮肤科疾病,但脱发会影响患者形象,造成生理和心理方面负担。在长期脱发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变得自卑与失落,生活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应给予脱发患者更多人文关怀,多一点关爱,帮助他们用科学方法治疗脱发,缓解心理压力,恢复自信。
同时,北京市章光101毛发研究院院长赵章光建议,当市民发现自己出现比较严重的脱发现象时,可选择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不少脱发的产生与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有关。但若市民出现十分严重的脱发现象,要及时就医,不要碍于面子难为情而耽搁了治疗,从而造成脱发情况日益严重,使治疗难度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