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吹嘘得神乎其神的特效药,居然是在小作坊里生产的。近日,东海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获得一审判决,法院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分别判处王龙等7人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一年六个月,罚金一百六十万至四万元不等。 上网发现特效药 东海的小陈是一名风湿病患者,常年受病痛的折磨,去过全国各地的大小医院问诊,寻遍各种民间偏方,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无法根治,令他苦不堪言。 有一天,小陈在上网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种药品广告,正好可以治疗自己的病。看到广告上展示了很多治疗好的案例,效果非常好。小陈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激动地拨通了购买热线,一买就是18瓶。 几天后,快递将药送到了他的手上,小陈好像看到了希望。刚开始服药的几天,小陈觉得效果好像不错,但是再过几天就明显感到身体不舒服,小陈就不敢服用了。想来想去,他把药拿到有关部门鉴定,鉴定结果让小陈傻了眼:网购的药居然是假药,成分为激素和淀粉。 “神药”产自小作坊 东海警方根据小陈提供的线索,迅速把目标锁定到湖北天门市的一个制售假药的窝点。 警方在抓到主犯王龙时,在那个脏乱狭小的出租屋内,他雇佣的3个人正在制作网上所说的“特效药”。屋里有四个大的蛇皮袋,上面写着“糖、骨、压、皮”四个字,里面装着白色的小药瓶。分别针对的是糖尿病、风湿病、高血压、皮肤病等病症。 王龙等4人根据拨打热线电话的患者的需求,在白色小药瓶上贴着军研·塞隆风湿胶囊、顽癣玉红、益肾兴阳胶囊、胰岛核酸等12种商标,再分别以“张梅红”、“孙娟”、“钟雪菲”、“刘丹”等名义通过武汉中盛德荣物流公司和宅急送销售上述假药至全国各地,受害人数众多,影响范围极大。 切莫病急乱求医 那么,铺天盖地的假药广告是谁做的呢? 根据王龙的供述,警方锁定了湖北省咸宁市的彭笑的住宅。 这间住宅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到处放着药品的宣传资料,疗效保障合同等文件。彭笑雇佣了两个人在这个住宅内接听药品咨询电话,记录购买人的信息,填装宣传资料,将宣传信件通过物流发往北京,再寄往全国各地为销售假药宣传。其中包括王龙生产的强效·川蛭降糖胶囊等2种假药的宣传资料9万余份。 另外,王龙等人还供述,除了这种邮寄宣传单页的方式外,他们还在互联网上做广告,以吸引更多人来购买他们的“药物”。 检察官提醒,制售假药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规定,更触及道德底线。大家可能永远都想不到,本来对症治病的药,竟然会害人。患者要擦亮眼睛,切莫病急乱投医!(文中人物系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