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在东海县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恒达珠宝加工车间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对一块块水晶原石进行加工,经灵手磨打和文化神韵包装的小小天然景观石,据说成品后可卖到几万、几十万元的“天价”。近年来,东海县依托水晶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水晶文化,大力培育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动水晶文化和水晶产业融合发展,使水晶“身价倍增”。
在水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东海县不断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水晶工艺品和水晶产业之中,不断凝炼和打造东海水晶独具的文化个性和品位,增加东海水晶产品内涵和价值,实现水晶产业跨越发展。目前,东海水晶已由项链和眼镜片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为涵盖水晶原石、水晶工艺品、水晶珍藏品、水晶时尚品、水晶日用品等几十个大类、上百个品种。全县从事水晶及相关产业人员近25万人,其中有近万人常年在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地从事水晶海外贸易。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2000多家,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建成以水晶市场、阿里巴巴网上水晶城为平台的辐射周边、布点全国的水晶营销体系,2013年水晶市场交易额突破70亿元。水晶产业还带动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去年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达18.5亿元,商品房销售额达43.2亿元,旅游收入39.4亿元,构成独有的县域特色“水晶经济”。
为构建水晶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东海县还搭建“一城一园一馆一节”的载体,不断提升水晶产业发展的规模、档次和水平。目前,总投资50亿元,设有水晶交易、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餐饮宾馆、会务会展、精品拍卖、休闲娱乐等区域的新水晶城已启动建设,明年将投入使用;全国首家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效运营,已有福建艺雕、至善坊、石来运好、恒达珠宝等近20家水晶宝玉石加工企业入驻,正在聚力打造一个集原料展销、产品加工、创意研发等“多位一体”的功能平台。到2015年,力争入驻园区企业超百家,培育销售额超亿元企业3-5家,实现水晶加工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国内唯一以水晶为主题、涵盖水晶形成展示、水晶文化发展、水晶藏品展陈等的综合性功能博物馆——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自去年9月28日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100万人次;自1991年开始,东海就秉承“以水晶为媒介,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梁,让东海走向世界”的理念,成功举办了12届水晶节,借助“水晶盛会”这个特色舞台,与来自国内外的客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东海县还以品牌化推动水晶产业发展,“东海水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江苏符号”、荣获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旅游地理标志称号,东海水晶精品展先后在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上海国际珠宝展“亮相”,先后培育出涉及水晶的省著名商标4个、市知名商标6个,“大姐吴兆娥”“石来运好”商标获批中国驰名商标,“东海水晶”在国内国际的“舞台”地位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东海县成立的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东海水晶宝石行业协会,汇聚了全国水晶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智慧;以科教创业园区为支撑平台,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依托,建立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水晶方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张玉成、吴建敏、黄军亮等3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刊发行的全国首份《东海水晶》杂志,成为传承、挖掘、展现东海水晶文化的重要载体;举办中国天然水晶工艺礼品“百花奖”和“晶城杯”水晶工艺精品奖,有效带动水晶精品研究、珍品拍卖、水晶文化研讨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水晶为题材的群众性影视、戏剧、诗歌、散文、美术、版画、书法创作,《水晶缘》《水晶之恋》等一批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寻宝·走进东海》《东海水晶传奇》等专题节目,与凤凰集团合作推出《符号江苏·东海水晶》中英文版,水晶文化已深深根植并融入东海文化,成为东海城市文化的特色魅力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