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县自列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及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指挥部,并从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今年2月份,省住建厅专家组一行来到东海县,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组织领导体系、跨部门公共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情况、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智慧应用建设情况、跨政务内外网的数据共享交换情况、大数据信息交换共享的需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需求、公共信息平台最关注内容等方面进行座谈调研。
为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今年5月份,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派出专家组利用半个月时间,对东海县住建局、商务局、财政局、县政府办电子政务科、电信公司等52家单位进行走访座谈,详细了解各单位信息化建设需求,全面深入地对各单位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梳理。专家组对“智慧东海”云中心建设选址的可行性进行了进一步论证,初步确定东海县的云中心拟建设面积在600-800平方米,为建设“智慧东海”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该公司还与东海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同进行“智慧东海”项目建设,同时在“智慧东海”的框架下开展广泛、深入的项目和产业合作。据悉,该项目总投入预计约3亿元,用于“智慧东海”1个中心、4大系统、25项工程的建设,建设周期拟为3年,分别建设综合信息中心(云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商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科技、智慧旅游等内容,2016年完成住建部验收和成果申报工作。项目实施后由易华录(包括其指定下属公司)独资或由东海县人民政府指定公司和易华录共同出资在东海成立“易华录(东海)智慧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智慧东海项目的实施和运营。
智慧城市,就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泛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政府服务、商务活动、民生、环保、公共安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优化和及时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发展、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智慧城市形态。记者在县民生热线暨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指挥大厅看见,110、120、119、数字城管接警员全部进驻办公,值班长、接警员、处警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线员耐心沟通,并详细记录来电反映的情况。“2010年,东海县整合40多个部门的服务职能,把110、119、120三部紧急救助电话以及城管、交通、供电、供水、工商等多个服务热线合而为一,建成综合服务民生和应急指挥平台——东海县民生热线暨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对外公布122民生热线电话和110报警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电话求助。”该中心副主任王红梅谈起中心发挥的智慧时,如是说,“中心在设计思路和建设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将‘人防应急指挥’与‘政府部门应急救助’两个信息平台有机对接,利用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先进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把为民服务、应急联动、公安三台合一、数字城管、人民防空、权力阳光、平安监控、人民武装等八大功能整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过去应急系统条块分割、信息不通、指挥不畅、重复投资等问题。”
通俗地说,智慧城市就是将整合城市中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连接起来,智能化地作出响应。它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改善政府对民生、交通的管理以及对环境的控制等,城市将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近年来,东海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智慧行业系统丰富多样、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已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和优势。获批智慧城市试点以来,东海县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拟以“一轴四驱”发展模式,即以硅产业为轴心,以高新技术、绿色生态、城乡统筹、幸福民生为驱动,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安防、智慧教育等,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近期将完成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智慧建设和诚信征集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我们将启动智慧政务、智慧住建、智慧征信、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部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年内投入运营。”智慧城市建设分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焦正喜介绍了打造智慧城市下一步工作开展的重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