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今年以来,东海县大力开展“五城同创”即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工作,加快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短板和软肋,推动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要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东海县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模式,认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在项目推进中,以工程促创建,努力抓好十大工程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安装工程提前完成,室内农贸市场设施较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医院“两废”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河道清理疏浚、农村改厕、生活垃圾长效运行管理等各项工程按序时推进。其中生活污水处理厂主管网完成年度计划的100%;11个乡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了省级现场考核。今年3月份,东海县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6月份省环保厅在省主要媒体、网站对拟命名的6家省级生态县(市区)予以公示,东海县成为全市唯一公示的县级单位。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实现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园林创建与生态县创建都对环境绿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充分利用创建资源,加大创建力度,东海县还紧扣创建指标,整合创建资源,稳步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上半年,已完成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全部调研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落实整改;以花博会为契机,加快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城区花境小品施工27处;晶都大道南侧、中华路绿化补植(利民路-晶都大道)、富华路高级中学补植段、S245省道(晶牛广场-晶都大道)、幸福路改造、张庄出入口景观绿化、市政广场改造已基本完成。西双湖景区建设快速推进,西双湖百合主题公园建成开放,玉带河沿线、居住区绿化稳步实施。
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使城市卫生环境得了持续优化,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目前,城区下水道清淤、排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稳步实施。住建局已经投入700万元,完成城区市政设施路面修补25000平方,人行道板砖修补15000平方,路牙石安装8000米。已完成和平路、振兴路、幸福路等路段及湖东路地下桥泵房清淤,疏通管道。振兴北路、幸福北路安装雨水屏篦210套。完成富华路北侧人行道改造4600平方及新新巷建设路面3000平方,排水450米。已落实病媒生物防制经费10万元。环卫设施、集贸市场建设、省级卫生村创建、农村改厕等工作加快推进。
国家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今年是东海县成立智慧城市创建指挥部的第一年,计划年内完成公共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启动实施智慧政务、诚信征集应用系统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东海县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初稿,初步确定建设十九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5月份,与北京易华录公司进行合作,正式签订“智慧东海”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并对全县52家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同时,确定了智慧城市服务中心建设地点。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必将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东海县严格按照既定重点工作时间进度,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运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文艺团体等宣传媒介以及结合大型公益宣传广告等载体,在全县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形成了人人参与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文明城市创建“六大综合整治行动”及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提升行动、“德润晶都”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文明城市的水平,为建设文明幸福和谐新东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