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陈栈、石寨、黄塘等6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高质量通过市级竣工验收,实现了蓄洪、灌溉“双保险”。这是东海县利用财政资金对陈旧落后水库改造步伐,促进大、中、小型病险水库“升级换代工程”的一个缩影。
东海县地处沂、沭河水系下游,境内河流,沟、池塘众多,有大中小型水库近百座。由于大部分水库开挖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水库存在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出现“带病工作”状况。为此,东海县组织水务、财政等部门对全县小水库进行“健康体检”,抢抓国家连续关注农业发展、注重农村水利建设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中,坚持早规划、早施工,力保病险水库提前“康复”迎大汛。
自2005年开始,东海县先后投入资金3.8亿元,对境内8座大中型水库、41座小型水库实施大规模的“强身健体”和“升级换代”,重点实施大坝加固,泄洪涵洞、灌溉涵洞等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以及新建进库路、管理房和自动化工程等。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步伐,东海县实施工程进度旬报制,大力推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开展“百日大会战”和“百日冲刺”活动,合理倒排工期,精心组织施工,保质量、抢进度。目前,全县近百座大中型水库基本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的目标任务。
为让这些水库发挥长久效益,东海县还“建管并重”,在修缮好病险水库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为全部水库建设必要的管理设施,修建防汛道路、配套建设管理房等。2013年,又与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建设小型水库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已完成除险加固的41座水库安装了防汛通信预警系统,使防汛管理人员在县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的电脑控制平台上实现对水库的远程监控,从而为水库动态监测、科学调度和防汛决策等提供了条件。防汛通信预警系统成了防汛人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经过“升级换代工程”后的水库,不仅恢复库区库容1000多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8万亩,摘掉了“病险帽”,解决了群众的用水问题和汛期安全,还成了库区及下游群众增收致富的 “聚宝盆”。水库周围及下游群众利用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水产养殖,仅此一项,就可为库区农户带来810多万元的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