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笔者走进东海县城滨河新区,只见数十台塔吊拔地而起,舒展长臂,工人们在忙碌地施工;在商务新区,水晶城经过千余名建设者180天的艰苦奋战,项目建设已经由地下全面转入地上,19个工作区80%正式开展一层建设;在西双湖风景区,近百名市民在满园花木的陪伴下,有的走上十二拱桥,观赏湖中美景,有的坐上皮艇,荡漾在湖中,还有的在树木成荫的路边,打起了太极,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今年以来,东海县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幸福东海”的目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稳步推进商务新区、滨河新区、城南新区、旧城改造、西双湖风景区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的建设步伐,实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推进“三区”建设,提升城区承载力
按照“70平方公里,60万人口”中等规模城市布局,打造发展快速、辐射有力的城市主功能区的要求,今年,东海县通过编制完善商务新区、滨河新区、城南新区三区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大城市空间布局力度,推动城市持续优化发展。
商务新区是未来城市商务发展的核心区,该区今年共承担13个项目,目前90%以上超前完成年度序时目标任务。其中,中国东海水晶城一、二号馆已经完成基础层施工,三号馆正在筹备开工;颐高数码城主体工程、西双湖小学和城北幼儿园全部教学楼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和绿化、硬化工程;晶御中央商业街、西湖印象(创新大厦项目)、御湖豪庭、翡翠湾项目、望东村安置小区、美麟·公馆等一批项目工程也正在快速稳步推进。
滨河新区是东海县跨河北上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新区部分规划编制,配套完成道路建设、环境绿化、污水管网等基础功能设施,以及部分市政场所和民生保障工程等21项城建重点项目是今年该区的重要工作任务。从县城建指挥部了解到,截至6月底,新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新区水系整治详细规划,滨河公园详细规划三项规划编制已经全部完成,正在报县政府审批;北滨河路、花园北路工程、花园北路景观桥等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待征地、清障完成后施工单位即可进场施工。振兴北路已于6月下旬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天地公馆项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石安河整治等市政、民生工程正在按序时有条不紊推进中。与此同时,位于城南新区建设范围内的各个项目,除部分项目由于特殊原因造成推进进度缓慢外,亿丰国际广场、徐海路东延工程及323省道改线工程等项目,也在扎实的推进中。
实施旧城改造,优化人居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原有的老建筑与现代化的城市面貌显的格格不入,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居民居住环境明显落后。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东海县6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目标要求,东海县精心组织,抽调精兵强将,在房屋征收、改造搬迁、拆迁扫尾、保障房建设、工业园区退二进三及镇村改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速度。截至目前,共实施县城规划区旧城改建项目13个、改造面积14.18万平方米,年初下达的改造项目均按计划推进实施。其中,原西建材城周边片区涉及43户居民房屋征收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4月份,该片区内的原牛山粮管所宿舍地块13户房屋征收协议签订工作全部完成;西双湖西侧的原西双湖砖瓦厂已于5月份顺利将高达58米的砖瓦厂砖窑烟囱拆除,进一步提升了西双湖风景区周边环境面貌;原粮食局办公楼北侧职工宿舍楼也于今年5月份顺利达成补偿协议;位于西开发区的原酒精厂厂房设备正在按计划进行拆除,拆除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
提升景区形象,擦亮旅游名片
蓝天碧水,绿树成荫,百合花开,织就了“西双湖多碧水,百合花最幸福”的奇丽画卷。西双湖作为县城的备用水源地,国家3A级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等头衔已然让其成为东海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第五届中国·东海花卉博览会在西双湖的成功举办,更是让西双湖美景锦上添花。
为全面提升景区形象和内涵,打造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风景区,今年,东海县以4A级景区创建为目标,以举办花博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景区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方案论证和施工图设计,且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借助花博会契机推进游客中心、停车场清障工作,并新建临时停车场4处,面积26000平方米;1-6月份,已投资400 余万元对景区局部绿化改造提升,重点对植物园区域进行增植苗木,对北湖东堤东侧地块进行补绿增绿,共计栽植乔木、花灌木3000余株、球类1500余株,栽种草坪、草花、色块植物10万平方米。同时在景区添置40套太阳能景观灯、看护亭、座椅、果皮箱等功能设施。通过对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对景区的补绿增绿,让西双湖风景区以更加优美、靓丽的姿态呈现在群众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