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所政府投资8000万元新建的学校,西双湖小学将于今年8月份对外招生,并成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双湖校区。日前,笔者从县教育部门获悉,今年东海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出实招,将采取“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方式组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海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扩量,有效满足孩子就近上“好学”的渴望。
据悉,即将成立的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设本部、花园路校区、西双湖校区。花园路校区为六轨制学校,能容纳36班级学生就读,西双湖校区是八轨制学校,能容纳48个班级学生就读,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全权管理;施教区将按照“就近、免试、免费”的原则,以道路、河流、桥梁等自然物为标志,科学划分。
城乡差别、地区差异,造成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择校风”盛行,薄弱学校自身变革难度大、时间长、见效慢。针对长期存在的这个问题,东海县致力于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实施教育托管制度,成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通过“品牌输出”战略,把优质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嫁接、辐射到薄弱学校。此次,东海县将成立教育集团,通过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集团内部各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名师、文化等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资源调配,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在积极探索“136”管理模式,即管理“一体化”、资源“三共享”、教学“六统一”,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小学教育负责人张德玉介绍说。集团内学校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捆绑打包式参加上级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考核;集团内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移植到分校,并结合学校实际予以创新。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队伍共享、优质教科研成果共享;实施教学安排统一、教学评价统一、质量分析统一、校本教研统一、教育科研统一、质量考核统一。
“东海县城区成立教育集团,对我们是个极大的鼓励。”实验小学校长李艳说,公办学校建立的教育集团,是借用企业的集团概念,探索教育优质均衡的新方法,使集团内不同学校之间更加紧密,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关于教育集团,李艳有个形象的说法——“不搞连锁制,而要搞‘联邦制’”。教育无法复制,不可能实现连锁经营。教育集团内各校是深层次合作,在理念、经验和资源上实现共享。伴随教育集团的成立,东海县城区的学校格局悄然变化。使得城区小学的教育布局连为一体,改变了长期城区优质学校资源不足的状况。
据悉,教育集团将在办学机制、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师资交流等关键方面打破过去的做法。集团内各学校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加强集团内各学校教研活动的管理,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量、辅导内容和阶段测试上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尊重成员学校的文化特色,打造“一校一品”。县教育部门则赋予了教育集团更多的自主发展和内部管理权限,整体推进教育集团的文化塑造、品牌创建、队伍建设、管理创新、质量提升,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集团各成员学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通过名校带弱校的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促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共同提升。”东海县教育局副局长朱东跃如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