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母亲,天下没有不爱母亲的孩子,我也是。唐朝诗人孟郊的千古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动地歌颂了普天下勤劳慈祥的母亲,我的母亲亦是这样一位慈爱的母亲。从记事起,有多少次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们缝补衣服,这只不过是母亲最平常的一件事情罢,母亲为儿女做的又何止缝补衣物这件小事呢?母亲的爱流淌在日常琐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一日三餐中。母亲的爱如春雨无声地滋润着幼苗,给予儿女爱的雨露,促我们成长。
我的母亲一生平凡,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她的一生伴随着挫折和坎坷,辛劳和勤俭是她一生秉承的优良传统;自信和独立是她一贯坚持的生活态度;她善良贤淑,因为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所以特别懂得普通百姓的疾苦;她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美德在每一位妇女,每一位母亲身上都可以找到,你可能觉得这样一位母亲太过平常了,但正是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才使得我们健康成长,给予我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母亲是儿女心中的太阳。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
母亲出生在四十年代的川蜀,建国之初,生活条件极差,母亲的命运有着时代的烙印。她的亲生父亲原先在镇上经营着药店,可是由于长期抽大烟,把家里的钱也挥霍光了,家庭开销连基本生活也无力为继,母亲尚年弱,两岁多点就被送到一户没有孩子的农村夫妇家,就是我的姥姥家。母亲从小就聪颖,敏学多思,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姥姥家有田地,生活还过得去,一直送母亲上到了初中。初中录取通知单下来的那天,姥姥对母亲说:“女孩子上那么多学干什么?”让母亲别再上学了。母亲流着泪水,央求姥姥说她想去读书。当时班主任都找到家里,说母亲学习成绩好,劝她再继续深造。可是因为那时姥姥已经有了亲身的孩子,就是我的舅舅,所以断然拒绝了母亲无理的要求。
十七岁的母亲告别了校园,参加了村里的工作,因为她有文化,工作又积极,被任命为村团支部书记,母亲梳着乌黑的大辫子,美丽自信,那时的她像一朵花一样鲜艳夺目。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父亲,组建成了家庭。父亲是铁道兵,长期转战南北,修建铁路。母亲生下我们之后,为了稳定家庭,照顾父亲,放弃了农村发展良好的事业,北上搬迁到了父亲所在单位的基地。母亲赤手空拳,没有工作,有的是我们三个孩子和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为了补贴家用,她做过很多临活,帮人糊纸盒,织毛衣,带孩子,守店面,买雪糕,她什么都干,勤劳善良的她,女红做得特别的好,一双巧手把家里家外收拾得熨贴周全。
懵懂的我们,哪里知道母亲为生活奔劳的辛苦呢?父亲当时一个月只有五十元的工资,除去买米买煤等的基本开销,零用钱所剩无几,家里有三个孩子和老人,生活真是捉襟见肘啊!一年里头,我们只有过生日才能够吃上一颗鸡蛋,母亲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孩子和老人,自己舍不得吃。就算是物质这样匮乏,母亲却还能给予家庭生活的阳光,春天来了,她带我们出去爬山游玩;给我们讲励志故事,鼓励我们要做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她买书给我们看,教育我们要向书中的人物一样做自尊自爱的女孩子;无论生活如何贫困,她的脸上始终有微笑。
记得每天清晨从睡梦中醒来,总是能听见母亲在洗衣服“搓搓”的声音,那是母亲又在清洗我们头天晚上换下来的脏衣。母亲不能给孩子买漂亮的衣服,能够做到的是保持孩子们身上穿的是干净整洁的衣服。我们顽皮,衣服脏的很快,母亲几乎天天都要清洗,无形中增加了母亲的劳动量。搓衣板上搓衣服的声音是那么温馨和亲切,一天的清晨就这样在母亲的劳作的声音中开始了。母亲会准备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当作我们的早餐,匆匆吃下冒着热气的面条,我和姐姐们骑上单车上学去了。每次母亲总会探出头,在阳台的窗户上大声地叮嘱“骑车慢点!”我们头也不回地走了,把母亲的话丢在了风中。
出外求学期间,母亲还经常给我写信,在信中教育我做人的道理,鼓励我要做一个自强自尊自爱的姑娘,关爱和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年幼的我读到母亲的信,总觉得母亲太唠叨,不理解母亲的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总嫌她太迂腐。长大成人后,才悟出母亲说的话是发自肺腑的。做女人,到底要像一棵草籽似的,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长,还是应该像一棵树,以树的形象立足社会?我想母亲是希望她的女儿以树的姿态立足社会,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母亲像一根小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但命运多舛,她希望女儿以树的姿态屹立,做出一番事业。
从我们上班开始,母亲生病了,且病的很严重,是肾衰竭。忽闻恶耗,母亲整个人瘫倒在地,心里一片死寂。她想到的是拖累儿女,母亲刚把姐姐的孩子带到两岁,就查出不治之症,那时母亲想死的心都有了。在我们的劝说下,母亲才算放下了思想包袱。母亲得病的时候也不到六十岁,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母亲靠透析维持着生命,病痛中的母亲还不肯休息,只要有时间,就会给外孙织毛衣,给我们绣十字绣,和父亲一起做我们爱吃的莓豆腐,做四川特色风味腊肉、香肠。母亲虽然不复年轻时的风采,因为病痛的折磨,甚至比同龄人显得苍老,可是母亲身上却散发着岁月赋予的智慧,她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远比我们要深刻。她看淡浮华名利,追求的是心的安宁。她没有活在她自己的世界,她仍然坚持看报读书,并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她关注着最近的雅安地震,同情家乡发生的灾难。
谁能够真正地看淡名利呢?生活在世俗中,我总是被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所困扰,愤世愱俗,抱着对生活的怨气。母亲常打电话过来,劝慰我,当我把认为的不公平的事情说给母亲听时,母亲总是淡然一笑。以她对生活的认识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应该保持怎样的生活态度。在母亲的眼里,我的那些极端的对社会的攻击,都是存在的,但都不值得如此重视。母亲用她七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人活着有诸多不易,但都要有勇气去面对。正如母亲数十年如一的透析,粗大的管子密密麻麻,管子里流动着母亲的暗红色的血液,手臂上扎着粗大的针,活着一天,母亲就必须忍受这样的治疗。好好活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吗?那些名利和争斗,单位上的不公平和人世沉浮,在生命面前真的是不足一提的。
母亲啊!母亲!是你用不倒的精神传递着对儿女的爱的教育,面对社会,阳光心态,做一个内心真正属于自己的人,做一个为活着而精彩每一天的人!
年迈七旬的母亲,用她一生的时间馈赠给女儿生命的真谛,用她无尽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前路无论是风雨兼程,还是险滩暗礁,都会有母亲鼓励的目光,母亲深沉的爱将会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生活向前!
太阳散发出光和热,给予万物生命的能量,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母亲不就像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太阳吗?有太阳的地方,才会有爱,有生命!在母亲节来临之即,让我向天底下最敬爱的伟大的母亲祝愿:祝愿母亲健康长寿!孝敬母亲,才是我们儿女最幸福的事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