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口播】帮助弱势群体 架筑爱心桥梁,观众朋友大家好,《冬日暖阳》2012晶都大地关注弱势群体暖冬行动正式启动了,从今天起《晶都大地》栏目的编导们将走进一户户贫困的家庭,去关心关注关爱我们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一期节目《晶都大地》暖冬行动栏目组将带你走进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一个特殊的家庭。 【解说词+字幕】五个聋哑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有一个出生不到九个月的孩子,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艰难的支撑着九口之家。2012年六月份一场突然其来的车祸让这个原本生活就很艰辛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音乐配一组空镜头】 【解说词】他叫朱成君,今年31岁,2012年6月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生活。 【同期声】朱成君的父亲 朱玉龙 “当时右大腿被人家拉砖头的车 那车大约在七吨左右 前面的车轮压过去了 右腿粉碎性骨折 腿扭了几圈” 【解说词】因为伤情特别严重,东海县人民医院没法救治只好转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抢救。而就是这样严重的病情在住院治疗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办了出院手续。 【同期声】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朱玉龙 “在连云港市住了35天 我坚持不下去了 钱不到位 药就给停了 最后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就办了出院手续” 【解说词】肇事车主赔偿的一万块钱花完了,家里仅有的二万钱花完了,由于实在没有钱继续医治,朱玉龙只好带着儿子回家,自己买点相对便宜的消毒液和药物给他治疗。从车祸到现在已经六个月了,朱成君的大腿骨还是两截,腿上打着六根钢钉、肌肤往外流着体液。由于是位聋哑人,我们无法与他交流,但透过他的眼神,我们能看到深深的无奈和心酸。 【同期声】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 朱玉龙 “我和老伴在家照顾他 我给经济压力压的 还有一部分消炎药没有用 经济上问题我承受不了 接骨药每天都吃 每天在四五十块钱 所以现在我很难支撑了” 【解说词】朱玉龙和老伴刘庆侠今年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地劳作,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苍老。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家如此贫穷,在他们的身后又有着怎样的辛酸和无奈呢? 【同期声】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 朱玉龙 “我这个遭遇近四十年了吧 我大的孩子已经四十岁了 出生就聋哑 在农村呢 一个残疾了 想生个健全的 就这样考虑呢 结果我生的孩子比较多 【解说词】从第一个孩子到第五个孩子,无一例外全是聋哑人。朱玉龙夫妇在一次次的希望破灭之后坚强地带着五个孩子四处求医,用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却没有一个治愈,无奈夫妻俩放弃了治疗。1990年老两口领养了一个健康的女孩,能说会道,女孩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举全家之力供小女儿上学。然而命运对朱玉龙夫妻俩却是十分的不公,2007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 【同期声】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朱玉龙 “07年上初中的时候 得了精神分裂症 头脑受了刺激 从那个时候开始治疗 一直治到现在 孩子还没有康复” 【解说词】小女儿的病情,让朱玉龙一家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东海县红十字会知道他们家的遭遇后,从07年开始就对他们伸出援手,每年都会给他家送去帮扶资金和物品。 【同期声】东海县红十字会副会长 陈士斌 “他第一次去 听说这个困难 反正我能帮助的 力所能及的帮助 每年给些救助 能给他点方便的 能减轻点的” 【同期声】朱玉龙 “卫生局那边 红十字会那边 帮了我不少忙 给我解决不少 尤其我这个小女儿 精神分裂症 残联那边帮了我很多的忙 救助了好几次他每救助一个疗程就是三个月 三个月就接近一万钱” 【同期声】朱玉龙老伴刘庆侠 “这个小女儿七年了精神病 要不是别人帮我 我早就死了” 【解说词】虽然家里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但朱玉龙告诉我们,这么多年花了多少钱他没有算过,只知道一点,有钱就花,但绝不借钱。不欠钱,是朱玉龙一家坚持的做人原则,朱玉龙一家的收入主要靠家里的十二亩地,老夫妻俩除了照顾家里的这几个孩子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认认真真的料理好地里的活,几个聋哑兄弟,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常年在本村的建筑工作上打零工赚钱贴补家用。。一家人一直辛勤劳作,靠自己的双手硬是支撑着这个家。我们去他家采访的时候,兄弟三个跟随别人去外地打工了。 【同期声】朱玉龙老伴刘庆侠 “哥三个都出去苦了 苦俩个就给他俩花” 【解说词】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朱玉龙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他坚信一家人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对于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充满了感激。 【同期声】朱玉龙 “各级政府 党的政策对我帮扶确实很多 我从内心特别感激他们政府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同期声】东海县红十字会副会长 陈士斌 “老朱是不喜欢求人的人 都这样了 他不去借别人的钱 也不去求人 还是比较有骨气的” 【解说词】可朱成君的一场车祸,让这个家庭仿佛一时间没有了出路。 【同期声】朱玉龙 “他们是用外支架把这个骨头固定起来 现在已经是六七个月 到现在还没有长骨头 我经济压力来了 还要做几次手术 碎骨头还没有拿出来 骨头还没有长 这还要几次手术 我怎么办 实在我被压的抬不起来 以后这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一个精神分裂症 一个肢体残疾这两样就压得我抬不起头来了” 【同期声】朱玉龙 我都不好意思向社会政府方面求助 不好意思我又支撑不了” 加一些音乐上几个抒情画面 【解说词】东海县仁慈医院的领导在得知朱玉龙一家的遭遇后,决定将朱成君接进医院进行治疗。 【音乐配画面】仁慈医院救护车路上的画面等 【解说词】今天与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社会上一群爱心人士,大家听说了这个家庭的遭遇后,带着冬天用的衣被和孩子吃的食物来朱玉龙家给他们送去冬日的温暖。 【同期声】川岳无限 俱乐部负责人 刘海波 “我们看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 我们马上组织了群里的爱心朋友 大家第一时间把这个衣服啊 棉被啊 我们先看看什么情况 后期我们还要继续帮助 我感觉还是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件事 单凭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希望所有爱心人士伸出温暖的手” 【画面配音乐】一组感人的镜头 【同期声】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朱玉龙 “我从我们家发生的这个一系列困难 灾情 我一直弄的心情不好 看到这些爱心人士 我心里很激动很感动 我一时讲不出来 也讲不好 之前领导也帮了我很多 给了我很大信心 今天来了好多爱心人士 来关注我来帮助我 我心里很大的激动 说不出来话 我在这地方再次感谢爱心人士 帮助我 太谢谢大家了” 【同期声】朱玉龙老伴刘庆侠 “我就谢谢这个大家伙 我这个困难太多了 老打扰你们 要不你们帮呢 俺这个家就没法过了 ” 【画面配音乐】朱小四入院治疗的镜头 【同期声】东海县仁慈医院陈院长 “通过东海电视台 了解这个病人的家庭情况很困难 家里多数都是聋哑人 我们仁慈医院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 尽量的把病人的费用全部免掉 让病人的功能能得到最大的恢复 能使病人早期下床 早期生活治理” 【同期声】朱玉龙与朱成君交流的画面 “要听他们的话 他们都是好心人 来关心你 想把你这个腿治好了 好能下地行走了 好干活吃饭含 他们全部是好人 现在你的心情好吧” 【音乐配画面】朱成君的笑脸 、活动画面 【字幕音乐】现在朱成君在仁慈医院接受相应的治疗,朱玉龙一家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朱大爷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能让三个能动的残疾儿子有个固定的工作。如果有愿意帮助他们一家的请与我们联系 爱心热线:87160262 【演播室口播】我们深感朱玉龙一家生活的不易和辛酸,更被朱玉龙一家的坚持和坚强所感动。仁慈医院的善举、爱心人士那一颗颗因关注而跳动的爱心,更是让我们倍感温暖。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这个冬日暖阳 暖冬行动中来,奉献你们的爱心,点亮他们的希望。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爱。 [字幕]让我们携手行动来,您撒下的是点点滴滴的温情,成就的是高尚的的人性,您的善举,必将得到爱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