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魅力晶都] 天更蓝 水更清 山更绿 东海跻身省级生态县行列

2014-8-2 12:09:38 912 0

[复制链接]
常务管理员 发表于 2014-8-2 12:09:38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连云港

常务管理员 本帖作者

2014-8-2 12:09:38

         近日,省环保厅发函公布“江苏省省级生态县”名单,有着良好自然资源优势的东海县榜上有名,是全市唯一入选的县区。

        近年来,东海县立足“全国优质产业集聚高地、华东休闲度假胜地、江苏生态宜居福地和经济欠发达县域科学发展样板”发展定位,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5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东海县还围绕“70平方公里、60万人口规模”中等城市的发展方向,坚持“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湖滨城市”的发展定位,高起点推进生态新城建设,以宜居、宜商、宜游、宜人的优美环境打造适宜创业、适宜人居的生态东海、美丽东海、幸福东海。如今,生态赶超正成为东海付诸实践的真实写照,全县旅游年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0亿元。
        为打造环保优先的生态东海,东海县按照“联动共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提升档次”的工作思路,全县上下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观从未动摇过,先后编制实施《东海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东海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并大范围、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宣传,把全社会的热情和激情引导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来,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生态县建设上来。
        在发展绿色生态工业过程中,东海县全面加快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倍增,着力培育以“四大板块”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扩量提质,致力推进以水晶工艺品、服装纺织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成功招引博世、中材高新、晶海洋等一批世界百强、“国”字号、行业龙头企业,依法关闭“三高两低”企业46家,开展酸洗石英砂、山芋淀粉加工、塑料颗粒加工等环保专项整治,“十五小”企业被全部关停,在5个乡镇(场)建设了10个酸洗石英砂集中区,逐步实现涉酸企业连片整治、集中进区、规范管理,全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农业初步形成优质稻米、高效草莓、时令葡萄、鲜切花卉、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甜瓜、网箱养殖、畜禽养殖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全省率先成立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高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中国农科院东海农业综合试验站投入使用,获批国家级出口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质粮油、高效瓜菜、特色林果等主导产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通过省部级认定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4个、面积174万亩,认证“三品”品牌278个。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东海大米、东海老淮猪、东海水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海县还紧紧围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总体目标和“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总体要求,三年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3亿元,涌现出了薛团、新元等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198个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省级验收,25个村成为省级康居示范村,成功跻身于“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行列。目前,全县已有16个乡镇(街道)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或公示,占总数的84.2%,先后建设省级以上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和园林单位33个。
        “荣誉即是对东海生态环境的肯定,也是东海未来发展的最大后发优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家保谈起如何利用环境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力时说。东海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超出区域环境容量、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不予扩建,较好地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三年来,共审批建设项目442个,建设项目环评率、“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到100%,劝退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22个。
        “下一阶段,东海县将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东海县的生态优势,努力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实现新的发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东海县的生态牌,让东海县的‘生态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县环保局局长张述新对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目标信心满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