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徐冰作品 装置《桃花源记》

2014-7-10 11:41:52 719 0

[复制链接]
女神反扑小资我 发表于 2014-7-10 11:41:52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女神反扑小资我 本帖作者

2014-7-10 11:41:52

2013年寒冬,在嘈杂的工业化城市伦敦著名的V&A博物馆内,中庭花园一潭明净的湖水,被徐冰最新大作《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环绕期间。
      观者穿过博物馆规整而气派的欧洲古典建筑群,进入绿草茵茵的空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大圈连绵起伏的中国山石。这样强烈的反差,勾起观者兴致,沿着长达100米的湖边且行且赏,如同看一幅超长的山水画卷,在《桃花源》里,徐冰寄托了自己诗意栖居的渴望,饱受中国雾霾的中国百姓,更向往山清水秀的宝地。主张“艺术为人民”的徐冰,又一次触碰到这个时代最要命的问题。
      徐冰以二维半的特殊手法完成了整个装置。为了呈现类似画卷的效果,他的团队费劲寻找扁平状的自然山石,这样更接近绘画而非雕塑,又有点舞台布景的感觉。陶屋的造型也被“棱形话”了有机地融于“二维半”的概念中。徐冰在有意营造一种不存在的维度,暗示人们这亦真亦幻的桃花源或许只是一场梦。正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所写,渔人想回到桃花源却找不到入口。
      这个结尾寓意很深。人类在一直追求理想的生活之地,但这理想之地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或许真正的理想世界只存在于心中,或者像孩子们搭积木般的活动中。正是这渐行渐远的感伤与无奈,让徐冰想嫁接《国际歌》里“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的后半句歌词作为名称。越说“一定要实现”其实越是因为难以实现才这么下决心。这片桃园带给观众慰藉的同时也让人好好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
20140612095250_21497.jpg


20140612095256_48947.jpg




本文出自www。syjzdesign。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